<p id="c5ew9"></p>
  • <table id="c5ew9"><option id="c5ew9"></option></table>

  • 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新聞 > 教育 > 正文

    我國將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

    2023-10-28 09:42:00  |  來 源:光明日報  點擊:
       “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明顯提高,全國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00億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企業成長壯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萬億元。”10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我國將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近年來,我國專利轉化運用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時,仍然面臨專利轉化率偏低、激勵不足、機制不暢,與企業需求結合不緊密、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這次《方案》的出臺,旨在通過組織實施為期三年的專項行動,從提升專利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方面發力,進一步打通堵點、激發動力、激活市場,切實解決專利轉化運用的源頭質量問題、主體動力問題、市場渠道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效益,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申長雨說。

       推動專利轉化運用,充分挖掘專利價值,大力發展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斗桨浮肪蛯@D化運用專項行動提出具體目標: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6.7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3%。“針對《方案》具體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全面盤點存量專利。動員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篩選具有潛在市場價值的專利,建立供需對接、推廣應用和跟蹤反饋機制,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實現高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的有效專利全覆蓋。”申長雨說。

       中央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局負責人方磊介紹,中央企業專利數量、質量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中央企業擁有有效專利數量121.6萬項,其中發明專利50.5萬項,有效發明專利、主要發達國家有效專利數量占擁有專利總量分別達41.5%和2.5%。

       “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中央企業高價值專利工作指引,在重要行業領域培育更多的高價值專利。推動企業將先進專利技術轉化為行業、國家、國際標準。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平臺備案,加強對專利密集型產品的推廣應用,促進專利價值實現。”方磊說。

       《方案》明確指出,要培育知識產權要素市場,構建良好服務生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工作相關負責人杜墨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依據《方案》要求,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體系,修訂出臺相關貸款管理辦法,支持銀行對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的研發提供貸款,允許根據業務特征、運行模式等靈活安排,滿足不同的專利研發和轉化需求。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不斷完善產業知識產權工作體系,聚焦重點產業鏈,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負責人任愛光介紹。

       結合《方案》部署,任愛光表示,將著力打通專利轉化運用關鍵堵點,提升知識產權強鏈護鏈水平。將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做好高質量知識產權組合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市場效益;強化重點產業鏈上下游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能力;開展“三賦”全國行系列活動,推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開展跨領域融合背景下知識產權運用規則、前沿技術領域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等研究,做好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

       (見習記者 李春劍 記者 張曉華)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 - 视频 - 在线观看 - 影视资讯 - 看雨网
    <p id="c5ew9"></p>
  • <table id="c5ew9"><option id="c5ew9"></option></table>